2025年5月15日
2025年5月15日
终于官宣!这场大阅兵为何备受期待
日期:2025-06-25 17:16:35

  而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主要包括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三种武装组织■■◆,体现民兵组织在抗战时期敌后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新军事变革的重要领域,无人装备的发展近年备受瞩目,去年的中国航展上,成体系亮相了多款无人装备■■★,显示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不仅是多种类型、功能各异的无人机,还包括像机器狼这样的仿生装备,或许我们在此次阅兵式上将再见到它们◆■■。

  2015年的■■★◆◆“9·3”阅兵■◆★■,31个国家的领导人来华有30位外国领导人、19位外国政府高级代表、100多位国际友人出席。

  当时展示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主战装备,84%是首次亮相。尤其是战略打击模块,“航母杀手”东风-21D,核常兼备的东风-26,以及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的最新改型东风-5B都是首次接受检阅■★■◆。

  2024年中国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的红旗-19反导系统被认为是本届航展的主要看点之一。专家指出,红旗-19不仅可以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技术含量颇高,可称是地空防空导弹系统中的“天花板”■◆★■■◆。那么您是否也期待它亮相阅兵式呢?

  十年前这一天,我们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简称“9·3”阅兵,或抗战胜利日阅兵。十年后,我们又以相同的方式来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对外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阅兵式的看点又有哪些?

  据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在今天(24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这次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战略威慑实力的集中展示◆■★★◆,是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主要特点是成体系★■◆、要素全■★◆◆、实战化。装备方队重点展示我军装备体系建设最新成果,通过群队联合■★■、方队合成的编组方式◆■★■■,体现我军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的力量运用新模式◆★◆,反映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空中梯队重点展示我空中作战力量的体系化水平和快速提升的先进战斗力。那笔者也据此大胆畅想一下◆◆◆:

  展望今年大阅兵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十年前的震撼阅兵场面★◆◆◆。2015年的“9·3”阅兵共编50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正式受阅约1.2万人,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

  俄罗斯、白俄罗斯、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墨西哥、蒙古■◆■◆、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等11国派方队参加阅兵;阿富汗◆◆■■、柬埔寨、斐济、老挝、瓦努阿图、委内瑞拉6国派代表队参加阅兵。还有超过30个国家派出军队观摩团来华参加阅兵观礼。

  2015年“9·3”阅兵的装备展示◆★★★■★,主要是27个装备方队按照作战体系要求编组★◆◆◆★■,包括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模块■★★■★◆;以及10个空中梯队,包括空中护旗方队◆★■◆、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海军舰载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直升机梯队,涵盖了当时中国的先进作战和保障机种。

  2015年“9·3”阅兵,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通过广场。(图源◆★:新华社)

  此外◆■★◆■,代表空军的歼-10C■◆◆■★■、歼-16、运-20◆◆,代表海航的歼-15(有可能是最新的弹射型及电战型),代表陆航的直-20,都可能集体登场。

  2015年,中国空军尚未装备五代机,而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双隐身时代”。不出意外◆★■★◆■,五代机将首次亮相抗战胜利日阅兵◆◆★■,如果歼-35A能现身,不仅将是其首次亮相阅兵式,更是我国阅兵历史上首次实现双隐身战机同台★★★■◆■,意义非凡。

  徒步方队重点展示我军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结构布局◆★■■,以及■★◆◆“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成。根据去年国防部对外发布的权威信息◆■★■,改革后■◆★★■■,中国人民总体形成领导指挥下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这将是此次阅兵方队构成和分组的依据,也意味着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的火箭军,将首次作为独立军种参与到抗战胜利日阅兵。

  其次,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抗战胜利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而且战后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所以这对两岸来说是重要的历史连结和纽带。在当前当局疯狂搞“去中国化”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这样的活动,唤起岛内同胞的共同记忆来共襄盛举,并强力震慑“”势力的妄动。据今天(24日)发布会的介绍,这次阅兵将邀请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

  2015年众多“国之重器★★◆”首次亮相■◆■,此后又有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亮相之后举行的阅兵式,此次会否有新型号的弹道导弹或高超声速导弹受阅★■◆,值得期待★★■。

  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的装备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众多明星装备不断涌现◆★■■。

  根据最权威的数据显示,在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万。按照1937年的币值计算★◆★★■,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一天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目的是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

  诚如今年5月,中俄在联合声明中所强调的:人类应永远铭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悲剧及其原因和教训◆◆,尽一切努力阻止类似悲剧重演。中俄将坚定站在国际正义一边,愿同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共建人类美好未来。

  据今天(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的介绍,这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在总体设计上,科学安排和武警部队参阅力量■◆★■,精心编组各受阅方队、梯队。

  首先,中国人历来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光荣传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民族记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

  如果再大胆猜测一下,笔者希望歼-35舰载型能首次亮相,如果实现,这无疑将是本次阅兵的最大惊喜。

  今年■★■,中国将邀请有关国家的领导人、前政要、高级别官员◆★★■★,有关国际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武官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出席纪念活动。

  那么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怎么期待这场大概率将隆重举行的活动呢★■★★■◆?直新闻认为★★★,是国际化◆◆。

  十年前◆■◆◆,空中方队的主力仍是歼-11和歼-10A■★■■,经过十年发展★■,“20家族”已经尽数服役,极大提升了我军空中势力。

  纪录片《胜利大阅兵》剧照,呈现2015年◆■“9·3★◆★★”阅兵徒步方队参阅的盛况★★■■◆■。

  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这既是世界对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和战胜国历史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是世界正义力量的一种互动★◆■◆◆。

  根据吴泽棵少将的介绍◆■■★,这次阅兵,既有传统主战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质力量参阅■■◆★。在展示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的基础上,也安排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2015年“9·3”阅兵■★◆■■,抗战老兵乘车方队通过广场。 (图源:中新社)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资料图)

  十年前,还有两个抗战老乘车方队■◆■,由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这些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抗战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平均年龄78岁◆◆。不过今年对此进行了调整■★★◆■,将安排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遗属代表到现场观礼,相信这也是人性化的安排。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国新办在6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纪念日当天将在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式。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将检阅部队。

  第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行国际秩序的重要来源基础。但当今世界正处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过程中,当年战败国内部一直有势力妄图美化侵略战争,甚至要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不能不令人警惕;甚至就连一些当年的战胜国都搞起了孤立主义,不再成为战后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二战战胜国、战后秩序缔造者和维护者的中国,有必要通过隆重的纪念活动,团结全世界爱好和平■★◆、尊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国家,来共同历史的■■★★◆■“逆流★◆■★◆”。